太乙天尊宝诰,太乙宫,太乙救苦咒.救苦天尊宝诰

作者:网友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17 10:49:55     浏览次数 :141

[返回]

太乙天尊神诰,太乙圣宫,太乙救苦真言,救苦尊神宝诰。

东极青华大帝,亦称太乙救苦天尊,享有“寻声救苦”、“十方救苦”等尊号,俗称救苦天尊。据传,其为玉皇大帝的两位侍者之一,协助玉帝治理万物。源自上古汉族民间信仰,道教传承至今。今将重点阐述太乙天尊宝诰、太乙宫及太乙救苦咒。

太乙天尊宝诰,救苦天尊宝诰

太乙宝诰⑴

至心皈命礼。

青华圣地,东极庄严之宫。七宝芬芳,九色莲座映辉。万真环绕,瑞光万丈。玉清灵宝,化玄元始。浩劫之中,慈济众生。大千甘露,门开众生。妙道真身,紫金瑞相显。随机感应,誓愿无尽。大圣大慈,大悲大愿。十方化号,普渡众生。亿亿劫中,无量度人。寻声赴感,太乙救苦天尊。

太乙天尊宝诰注释

太乙,亦称“一”或“寻声救苦天尊”、“十方救苦天尊”,乃天界救苦救难之大神。专司拯救堕入地狱的不幸者,祈祷或呼唤其名,即可得救。《道教灵验记》中,天尊端坐九色莲花之上,九头狮子环绕,神光环绕,真人、力士、金刚神王、金童玉女侍卫左右。道经称其为“众神之王”,主掌天地。太一元真保命长生经,修之可长生;拔渡血湖宝忏,使罪魂脱离苦海。《太一救苦天尊》誓愿救度众生,化号为十方救苦天尊,广受信仰与崇拜。

青华长乐界,位于东方,乃天尊显化之圣地。《太一救苦护身经》记载:“东方长乐世界,慈心仁爱,太一救苦天尊化身无数,万物随声而应。”东极妙严宫,仙界名宫,乃太乙救苦天尊之居所。

⑶七宝纷呈于芳骞林,九彩莲座显尊荣:七宝汇聚,宝物繁多;芳骞林乃天尊幽居之地;九彩莲座,尊贵宝座彰显无遗。

⑷万真环绕,瑞光璀璨:太乙救苦天尊端坐莲花宝座,周遭簇拥真人、力士、金刚神王与金童玉女;九头狮子吐火环绕,宝座之上,百亿瑞光环绕其首,光芒四射,照耀无垠。故曰万真环拱,瑞光万丈之中。

玉清灵宝尊,化玄元始神:玉清境位于清微天,乃天宝君掌管之地。应化,即感应而化生。玄元,亦称太上玄元皇帝,亦名太上老君。道门尊奉老君为至高神祇,尊为教主,地位无上。信奉老君感应变化,无处不在。天宝君亦为其化身。玄元始,乃道之三炁之始。

⑹天地沧桑,慈悲普施,大千世界,甘露润心:浩劫,乃天地轮回之极,慈济,彰显慈悲之度。大千宇宙,包罗万象,甘露滋润,寓意太乙救苦天尊救世之德。承上句意,老君化身天宝君之际,天地未启,太乙救苦天尊已化度众生,功德无量。

⑺玄奥道术之真身,紫金瑞相显威严:妙道,指深奥的道术;真身,即法身,代表太乙救苦天尊感应变化之身;紫金瑞相,描绘天尊威严而慈祥的形象。

太乙宫在哪里?

太乙宫历史悠长,据传始建于汉武帝祭祀太乙神之际。《三秦记》中辛氏记载:“太乙宫位于长安城南八十里太乙谷,谷中设有太乙元君湫池。武帝元封二年(前109年)在此祭祀太乙神,遂建太乙宫。”另《通书·三洞秘典》述:“九天无量三林,太乙元君周遭风雨大作,神龙水仙皆曾游历。武帝元封初,神降终南山巨谷,元气凝结,隐现成像,东土二十里处,现一池,龟鱼游弋,无人触及。帝初建上下宫,送羽焚修,封宫为太乙,池为澄源。”而《资治通鉴》亦载:“武帝元封二年冬十月,巡幸雍地,祭祀五畴;返长安后,祭祀太一神,并拜德星。”清代《西安府志》亦记:“元封二年,祀太乙君湫池,建澄源阁。”此外,元代骆天骧《类编长安志》、清嘉庆《长安县志》等史书对太乙宫的记载,内容与上述典籍相吻合。

史籍记载,太乙宫的创建历程可概括如下:公元前113年秋,汉武帝自雍(凤翔)返长安,游历京郊时,有言:“五帝,太乙之辅也。宜立太乙,上亲祭。”武帝闻言,犹豫未决。齐人公孙卿进言:“今岁得宝鼎,冬至辛巳朔旦,与黄帝时同。”另有人告武帝,公孙卿有书简,载:“黄帝得宝鼎,是岁辛巳朔旦,冬至,历三百八十年,黄帝升天。”武帝喜,召问公孙卿,卿答:“得书于申公,申公云:‘汉兴复当黄帝时,汉圣者在高祖孙曾孙也。宝鼎出,神通,黄帝会万灵于甘泉,采首山铜,铸鼎荆山下,成,龙迎黄帝升天,与群臣后宫七十余人俱登。’”武帝闻言叹息:“若能如黄帝升天,视妻子如脱履!”次年11月辛巳朔,冬至,武帝始郊拜太乙。此后,春拜日,秋拜月。太史令司马谈与祠官宽舒请武帝每三年一赴太乙山祭拜,武帝允之,定为三年一祭。

标签:
下一篇:没有了
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或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