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在超度亡灵仪式中,所使用的法器种类繁多,具体包括哪些法器呢?道教超度亡灵时常用的法器有哪些?
在道教文化中,超度仪式涉及法师的内修与神灵沟通,旨在将迷失于阴间的亡灵或徘徊于尘世的幽魂救赎,并借助神灵之力引领其早日踏入东方青华极乐境。此法事常以太乙救苦天尊为主神进行供奉。超度仪式中,法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接下来,本文将详细介绍道教超度亡灵所使用的各类法器。
什么是道教超度法器
法器,亦称法物,乃道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多功能用具。其运用旨在赋予仪式强大的法力。故而,道士在主持仪式时,除精心布置坛场,还需根据仪式的具体情况,选用适宜的法器。以道教《铁罐施食》仪式为例,所用法物包括朝简、如意、令牌、水盂、镇坛木、五老冠、铁贯、手幡等。
道教超度法器类别
朝简
道教法物,亦称“圭简”、“笏”、“朝板”、“奏板”、“玉板”、“玉易”、“手板”等。《释名》释之:“笏,忽也。”古时君臣朝会,执此以记事,防遗忘。制笏材质,礼记有规:《玉藻》载:“天子球玉,诸侯象,大夫鱼须文竹,士竹本象。”道教笏制,则无此限,随条件而定。铁罐施食,高功捧笏,似对天庭。笏之用,敬上尊贤,贵而不逾。制此器,以防遗忘。《太平御览·升玄经》记:“太上敕陵,阳监受教,稽首而起,持笏户东,面西而立。”
如意
道教法物,玉木骨制,形似“心”字,三段构成,首尾云芝,中央圆点。寓意“道化三清”,象征一心敬三宝,故天尊说法捧如意。《洞玄灵宝》载,如意虽非天尊必备,却为道士女冠所重,常备不懈。明《天皇至道》卷六言,如意原为黄帝制蚩尤之器,后演骨朵,天真持以驱魔。《上清经》亦记,天尊说法持如意。《洞玄灵宝》又云,方丈说法或科仪,亦手捧如意。如意,宣法降魔之用,显而易见。
令牌
道教法物,亦称“雷令”或“五雷牌”,乃圆顶平底木制令牌。其侧边镌刻二十八宿之名,形制上圆下方,寓意天地。高功在法事中,以此牌发布号令,召唤神将。令牌源自古时虎符,《道书援神契》记载:“《周礼》中,牙璋用于起军旅,汉铜虎符上圆下方,刻五牙文,……,形铭其旁日:如古牙璋,作虎符。今召将用令牌,此法也。”明代《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》卷二五绘有五雷号令牌图,正面刻剑身,背面雷令符文,云:“有令牌,去雷击枣木造成,长五寸五分,阔二寸四分,后五分。选择吉日,依式造之,四侧周围刊二十八宿名,以锦囊盛之。”在《铁罐施食》仪式中,高功运用令牌,旨在召神遣将,号令鬼神。
水盂
道教法器之一,亦称“水碗”或“清水碗”。此器于法事中承载法水,亦名“甘露”。古时以竹制为主,今则多见黄铜之制。其形似茶杯,口径略宽,杯身绘有“五岳真形图”。另有类似饭碗的水盂,口径略窄。在《铁罐施食》仪式中,高功常以左手持盂,右手执杨柳枝,蘸取法水洒坛,以示坛场清净。《灵宝济度金书》载:“杨枝洒净,除垢尘于无形。”《太上全真晚坛功课经》云:“甘露流润,遍洒空玄,拔度沉溺,不滞寒渊。”此器象征普施甘露,救度亡魂。《全真青玄济炼焰口铁罐施食全集》记:“真人手内杨柳洒甘露,润亡者喉中。”“救苦天尊化现云端,手执杨柳遍洒甘露,赈济孤魂,法食难思,遍洒虚空,普度无际,引魂脱离苦海。”
镇坛木
道教法物,亦称“震坛木”或“戒音”,常以坚韧枣木精制,尺寸三寸,形制规整,底平上饰。正面镌刻“万神咸听”,两端则巧妙融入乾坤、坎离四卦。于《铁罐施食》仪式,此物置于桌,高功配合科仪,以镇坛木击桌,声声喝白,彰显禁戒之意。
五老冠
道教法物,莲瓣造型,中央绣有五老尊像,此冠于《铁罐施食》仪式中,由高功佩戴。象征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尊,包括东极宫救苦天尊、南极朱陵度命天尊、西极黄华荡形天尊、北极玉眸炼质天尊、中极九幽拔罪天尊。冠带之上,更刻有与五位天尊相匹配的讳名。
铁贯
在度亡施食仪式中,内藏之大米,经梵音真符内炼,可化粒米为山,以解亡魂饥渴。萨祖曾言:“咒枣成药,普度众生,铁贯符咒,利幽解苦,赈济孤魂,垂科度亡,此乃济世慈心。”重阳祖师《铁罐歌》亦云:“铁罐坚,铁罐坚,虚怀若谷藏幽玄,内外炼就金玉身,一冲直上大罗天。”
灵幡
灵幡,象征着三界十方众神,其中铁贯施用的招灵幡,专司招魂之用,亦称“太微幡”。法师右手执幡,令牌上书密咒,念诵咒语:“此幡受帝敕,摄召幽魂,三途五苦,升陟朱陵,急急如律令。”再诵:“敕命灵幡,令书其上,咒:阳魂归位,阴魂至幡,北斗天蓬尺,玄武开幽关,三魂不散,七魄不倾,承金符之力,摄汝赴灵幡。”此乃招魂仪式,引亡灵至高功灵幡前受度。
道教为亡人超度有哪些经典仪式

最新文章
超度亡灵

热门阅读
超度亡灵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