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符箓流派茅山派介绍
什么是茅山派
地理上,茅山古称句曲山,坐落于今日江苏句容市境内。追溯至汉代,咸阳三茅君茅盈、茅固、茅衷得道于此,掌管此山,故得名茅山。茅山传承的法脉,即上清派,其奉三茅真君、魏元君、陶祖真君陶弘景为祖师。
咸阳(今属陕西咸阳市)孕育了三茅君,其中大茅君茅盈,字申叔;中茅君茅固,字季伟;三茅君茅衷,字思和。茅盈成仙后,兄弟俩辞官归隐,寻求兄长于东山。茅盈传授他们延年益寿之术。历经三年修炼,两兄弟亦得道升仙。茅氏三真得道后,降临句容句曲山(今江苏省句容之茅山),掌管此山,故此山得名茅山。
晋代任城(今山东济宁)女道士魏华存,亦称紫虚元君、魏夫人。自幼信道,继而开创上清派,尊为上清派开山祖师,民间尊称“二仙奶奶”。至此,上清派初具规模,传承《上清大洞真经》及《黄庭经》等经典。
南北朝时,上清派宗师陶弘景,面对南梁全民崇佛之潮,以道教上清派宗师之尊,赴鄮县礼拜阿育王塔,立誓受戒,佛道双修,维系了上清派之传承。
宋代之际,茅山、龙虎山与阁皂山并称江南道教“三山符箓”,此名号沿用至今。然而,上清派在抗战时期逐渐式微,传承亦随之失落。
什么是茅山法
细察民间流传的茅山法,诸如大茅山派、观音茅山教、茆闾二教、北传茅山、南传茅山、苏州茅山、西天茅山、茅山真心教、茅山各家教等,诸多流派间差异显著,不禁让人深思:这些茅山派之间是否真有渊源,抑或仅是名同而实异?
接下来,我将简要为大家介绍一些民间茅山法,以供参考。
大茅山派:在川、黔、鄂、湘、赣等地广为流传。若撇开贵州,大茅山文化实则兴盛于长江流域。尊奉茅山李老君、茅山法王为宗师。其法术以驱邪避凶为主,亦兼有疗疾之水法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大茅山派在川地的传教仪式与其他地区有所差异,独树一帜,被誉为上茅山。
登临茅山,师父引领弟子至空旷之地或山巅,以香烛祭品虔诚祭拜,此仪式堪比风水之“择地”。所择之地,经神变坛设五方,化此地而成茅山,寓意茅山法脉传承。综观整个法脉,未见三茅君、魏夫人、陶祖师之记载,故大茅山之起源,与上清派似无直接关联。
观音茅山教传承虽不广,但在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等地尚有传承痕迹。其咒语与行法风格与湖南地区相近,故推测起源地应在湖南一带。然而,亦有说法称观音茅山教在广东声名鹊起,因其在反清复明时期南传108教中占一席之地。经考证,两法脉并非同源。广东观音茅山教在南传法中别称下茅山观音教,属南传法祖胡法旺茅山胡家教的分支,传法祖师为胡亚辉。
北传茅山派,源自江西民间茅山法,为民间法脉之正宗。此派主要盛行于江西、湖南地区,乃茅山历代祖师代代相传之正宗法术。北传茅山法术以驱邪、除鬼、疗疾、和合、消灾为主。据网络资料所载,北传茅山历代祖师与茅山上清派并无显著关联。
茆闾二教之核心,主要聚焦于法学领域。在众多以茅山命名的法脉中,除茅山上清之外,唯有茆山与茆闾二教独树一帜,形成了独特的法学体系。
南传茅山门派传承的法术,并非仅限于南传法术。其中,止血、疗疮、咒羊子(淋巴肿块)、退煞等技艺,与一般法门多有相似之处。然而,作为南传茅山,其法术自然也融入了南传法的精髓。在港片中,常提及的取尸油、炼尸、养小鬼等茅山法术,正是如今在福建、两广、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的技艺。
什么是茅山符咒
茅山法之符咒,声名远播,道教符录派茅山法门中,其核心多为符咒之运用。无论是气功修炼,还是药法施用,无不显现符咒之影。符咒,实为茅山法之两大基石。茅山符图,与其他道教门派相仿,主要由圆形、螺旋线、八字形、横竖斜线及方框,以及寓意深刻的汉字语句组合而成。符的结构,分为符头、符窍、符脚。茅山法门符录功能全面,大致可分为治病救人的治病符、内功修炼的练功符、开发神通的神通符、应用于地理风水的地理符、保护自身和家人的护身符、防身制人的制人符以及适用于各方面的万用符等。茅山法门符录的用法,常分为化法、佩法、贴法、吃法、擦法、洗法,修炼者达到一定境界,即可随心所欲,法无定法。茅山符咒传承,重视师传,包括阳师与阴师,传承方式有阳传与阴传。阳传为世间师父口传,阴传则为阴师口传与阳师心传。传承过程中,修法者多从阳间师父口传入手,修炼中,根据个人特点,有时亦得阳师心传或阴师神授。我深知师父心传与阴师授法的奥妙,主要在练功或梦中得阴阳师父传功授法。如今,我掌握大量阴师传授的茅山符法,更深入领悟茅山道法精髓,阴传功法与符咒效用显著。
灵宝天尊符咒,灵宝天尊讳

最新文章
符咒大全

热门阅读
符咒大全
